放榜在即 心理學家:家長切勿苛責子女應予關懷及支持 助面對挑戰 |
中學文憑試放榜在即,考生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難免會感到忐忑不安。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鍾燕群表示,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考生感到擔憂是非常自然,建議大家保持恆常運動及社交,以紓緩壓力。若有需要,應向家長、老師或社工傾訴,以 獲得情緒支援。她亦呼籲家長不要將子女與他人比較,即使成績未如理想,也要避免苛責,而應多給予關心及支持,協助子女共度艱難時刻。 鍾燕群表示,無論成績如何,家長應多關心子女,給予支持及鼓勵,欣賞子女的強項及獨特之處,避免將子女與其他孩子或兄弟姊妹進行比較,或批評或責備子女,這不僅增加他們的壓力,更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 她建議,家長應與子女傾談,協助他們找到與能力及興趣相符的教育或就業出路。同時,家長應保持警覺,留意子女有否出現持續情緒低落、失眠、食慾變化、對事物失去樂趣、逃避社交、濫用藥物、不斷自責、出現自殺念頭或行為等精神健康警號。如發現子女有持續情緒困擾或過大精神壓力,應盡早尋求助專業人士的協助。 在等候成績發放的時候,同學可能會產生種種憂慮,例如擔心成績未如預期、影響大學錄取的機會或前途未明等。這些不安的情緒難免導致他們產生情緒起伏,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家長可一同搜索社會支援服務 她指出,家長可與子女一同搜索社會支援服務,例如求學或就業輔導服務、情緒支援熱線等,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家長亦可與子女保持坦誠的溝通,聆聽子女的感受和想法,並與子女一起參與共同嗜好或活動,如散步、欣賞大自然或做運動,既能表達支持,也有助於減壓。家長可應先處理自己對放榜的期望,以免不自覺地把壓力加諸子女身上。 此外,她亦指出,家長應鼓勵子女保持規律的睡眠習慣及充足的休息,避免在睡前過度使用屏幕,以致難以入睡。家長亦可鼓勵子女恆常運動,保持社交,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以提升正面情緒。深呼吸練習,亦可幫助放鬆身心。 若有需要,應尋求情緒支援,可與家長、老師或社工等傾訴,減低精神壓力。此外,同學亦可透過以下的文憑試放榜支援服務尋求協助:
如欲了解更多精神健康資訊,可瀏覽「陪我講」網站(shallwetalk.hk)。 |
文章轉載︰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