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子女有否出现警号

青少年曾遭网络欺凌自杀风险较高

随着数码时代兴起及普及,网络欺凌变得越来越普遍。衞生署健康促进处高级临床心理学家钟燕群表示,研究发现,曾遭受网络欺凌的人士较其他人有较高的自我伤害及自杀行為风险,网络欺凌也可能会对他们的精神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钟燕群称,网络欺凌是指利用数码科技进行故意并重复的滋扰、侮辱或任何其他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困扰的欺凌行為。网络欺凌可以以不同形式发生,例如散播谣言、发送无礼或冒犯性的电子邮件、发布图片和影片、假冒他人、网络跟踪、威胁或排挤。

她指出,西方一项较早期的研究显示,曾经歷网络欺凌的学生试图自杀的可能性是其他学生的1.9倍,而近年本港一项研究也发现,曾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出现自杀念头是没有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的两倍多。因此,大眾应多认识及了解网络欺凌,并留意自杀的警号。

家长应倾听孩子经歷以示支持

她说,家长可多留意子女有没有使用电脑或手提电话的行為模式或次数有所改变、使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时或后產生焦虑或情绪困扰、停用或删除社交媒体帐户、逃避关於使用数码媒体工具的话题、不愿上学或参加社交活动、学业成绩下降,这些都是网络欺凌的常见警号。

部分遭受网络欺凌的人士可能会出现自杀念头。她表示,对以往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或动力、感到持续「唔开心」、明显的行為改变或社交退缩、食慾或睡眠时间明显增加或减少、增加饮酒或滥用药物、在网上或书本寻找自杀的方式和地点、写下遗 书、以及收藏木炭、大量药丸、刀或其他具杀伤力的物品,这些都是自杀的常见警号。

她表示,我们应避免在互联网上分享或透露个人资料,例如个人全名、地址和身分证号码;避免在互联网上把陌生人加入為朋友;避免打开不明或可疑的电子邮件和附件,或从不明来源下载软件,都是预防网络欺凌的方法。

若遇到网络欺凌或出现情绪困扰,同学应主动告诉亲友或信任的成年人,或尽早向专业人士求助。

至於家长也不要责备孩子,冷静地与孩子讨论并倾听他们的经歷来支持他们;如有需要,可向服务提供商举报,并要求封锁或删除相关内容。另外,家长亦应多关心孩子,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如有怀疑,家长应尽早求助。市民如果发现有人出现自杀徵兆,应尽快向医护或社区资源寻求帮助。

如欲了解更多相关的资讯和求助方法,可瀏览「陪我讲」网站(shallwetalk.hk)及「网络欺凌与预防青少年自杀」专题报道:https://shallwetalk.hk/cn/mental-health-information/cyberbullying-and-prevention-of-adolescent-suicide/

文章转载︰成报